李世石收官戰徒留悵然 風再起時只留落寞背影
作者:燕飛文章來源:足球直播吧發布日期:2019-12-22 13:10:31
李世石退役賽收官戰
結束了。12月21日,一代傳奇李世石引退棋最后一戰,小李受兩子(貼7目半)中盤不敵韓國圍棋AI韓豆,以悲愴的結局揮別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圍棋史上的桀驁時代就此落幕。
2016年3月,李世石在吸引全世界眼球的人機大戰中,對陣橫空出世的AlphaGo,遭遇1比4的慘敗,但是他在第四局下出的“神之一挖”逼出了AlphaGo的BUG,贏下了人類棋手在公開對局中對AlphaGo的唯一一場勝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越發感受到那場勝利的難能可貴,但AI超越人類棋手已成無可辯駁的事實。冷冰冰的機器算路也讓追求圍棋藝術的李世石陷入茫然,深感無法再破壁的他終于在三年多以后宣布退役。
李世石的退役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無數感慨與感傷,他的引退棋選擇了圍棋AI作為對手,這更像一個寓言。即使退役了,也要為人類棋手再探一下AI的底,這就是李世石,一個真正的男人。而勇于接受被讓子的棋份,拋下曾經“天下第一人”的光環,令我們既感且佩。
李世石抬頭望向天花板
按照賽前制定的規則,李世石與韓豆的三盤引退棋采用升降賽制,這是圍棋史上前所未有之事。第一局以李世石受兩子但須貼還7目半為起點,盡管韓豆并非當今最強AI,但賽前大多數人類還是認為這一棋份不足以彌補人類與AI的差距,大家普遍關注的是李世石能否在受三子(貼7目半)的棋份下有所作為。易水蕭蕭,李世石獨自拔劍,在接觸戰中一劍封喉,僅僅92手便頗似韓豆投子,引起一片歡呼。
這一勝,分量自然不能與三年前李世石拿下AlphaGo一局相提并論,但李世石的頑強不屈仍躍然枰上。我們無法說這代表了人類永不服輸的精神,這其實是李世石“一個人的戰斗”。第二局分先,人類與AI的差距昭顯無遺,李世石中盤速敗,沒有人苛求他,只是覺得他真的很累……
第三局回到李世石受兩子貼7目半,這是李世石職業生涯的最后一戰,是他留給無數擁躉的最后背影。就算贏棋也不能證明太多,但我們還是期待有一個光明的尾巴。
現實總是殘忍,即使離別也不給我們留一點溫情。竭盡全力的李世石還是未能抵擋住AI的冷冷刀鋒,一張失敗的棋譜成為他職業生涯的最后印記。李世石投子的瞬間,所有情緒涌上心頭,我們忘了他曾是中國棋手的最強對手,忘了他帶給中國圍棋的一次次重擊,這一刻,李世石是人類共同的斗士,是我們共同的西西弗斯。
2001年11月10日,一代球王馬拉多納舉行告別賽,烏拉圭球星弗朗西斯科利在給他的公開信中說:“一生中能有一次告別的機會是一種榮譽。”與馬拉多納同樣桀驁不馴的李世石在自己的“榮譽之戰”中選擇了沒有感情的AI,他不需要虛偽的溫情來安慰自己。既然選擇了退役,就讓這告別更加理所當然吧。
眉頭緊鎖
1995年成為職業棋手的李世石,在棋壇奮斗24年,留下了14個世界冠軍的輝煌印記。他上承李昌鎬,下啟樸廷桓,開創了韓國乃至世界棋壇的“李世石時代”。他強烈的個性與他的無數名手、名局一起流傳,將自己塑造為不可復制的傳奇。
如果沒有AI的出現,一心追求圍棋藝術的李世石一定還能找到提升自己的鑰匙,但熱兵器讓冷兵器失去了意義,若不能站在最高處,何必汲汲于俗世浮名?2016年3月15日,李世石結束了與AlphaGo的人機大戰,1比4大敗,那時他已經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茫然無措了吧?輸給AlphaGo后,李世石在人類比賽中掀起一波連勝狂潮,奪得韓國麥馨杯冠軍,打進應氏杯半決賽,積極的人會認為自己從AI身上吸取了養分,更上一層樓,而李世石只是在愈來愈強大的人工智能面前深感無力。
隨著各項大賽成績滑坡,人類世界棋壇成為柯潔、樸廷桓們的天下,李世石的存在感逐漸減弱。有很多棋手借助AI的訓練或冒頭或重新崛起,李世石感到的只是圍棋藝術夢想的破滅吧?或許在對待AI的態度上,李世石是消極的,但對于一生孜孜于棋道的大棋士,這大概才是正常的情緒。
既然無法突破厚壁,就轉身離去吧,悲情也好,灑脫也罷,能夠坦然如此選擇的必定是智者,也是勇者。在引退棋上再次接受AI的打擊,正是李世石的性格。
無論如何,我們就要揮別這位一代棋杰。從“不敗少年”到“瘋狂的石頭”再到“總要落幕的傳奇”,感謝李世石一路上帶給我們的激情與感動。
任舊日路上風聲取笑我,任舊日萬念俱灰也經過,我最愛的歌最后總算唱過,毋用再爭取更多。
風再起時,默默地這心不再計較與奔馳,我縱要依依帶淚歸去也愿意,珍貴歲月里,尋覓我心中的詩。
相關搜索
- 百度搜索:李世石收官戰徒留悵然 風再起時只留落寞背影
- 360搜索:李世石收官戰徒留悵然 風再起時只留落寞背影
- 搜狗搜索:李世石收官戰徒留悵然 風再起時只留落寞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