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mouthe:小費多年沒漲價 球童業務素質在下滑
作者:Bigmouthe文章來源:足球直播吧發布日期:2020-05-19 00:11:19
北京時間5月18日,球童是高爾夫運動獨特的一個元素,其他運動很少有這樣的角色,網球、足球都有球童,但不隸屬于一個特定的球員。業余球員打球有球童陪伴是亞洲,尤其是東亞、東南亞球場特色,其實這一點讓歐美球友羨慕不已。
2003年是國內高爾夫開始興起的元年,很多人放棄了傳統的喝酒唱歌洗澡,開始這項更健康的室外運動,那個時候球童小費就是100塊——到現在還是100塊。可是看看我們身邊社會平均收入,包括我們日常吃飯、理發、出行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或者劇烈下降),為什么這個科目巍然不動?
這里面其實很值得琢磨的一件事情,從另外一方面折射了國內高爾夫扭曲和坎坷的發展歷程。
我最早打球的時候,球童小費就是100塊,但是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上海市的平均工資都快要翻了10倍,除了廣東深圳之外,好像100塊錢還是默認的基準線。
當時100塊錢還是很多錢,記得夜總會也就是100塊,也不知道現在多少錢了?所以,那個時候球童的素質普遍很高,小姑娘小伙紙眉清目秀,球會又舍得花大力氣培訓,一個個知書達理風度翩翩。
這方面感觸最深的就是上海濱海高爾夫,我最早開始打球的地方。那個時候球童的球衣設計感十足,淡綠色的衫子、深藍色的褲子,感覺十分清爽飄逸。我們去打球的日本同事和澳大利亞同事,都能找到能進行簡單對話的球童,客人秉性把握、球路落點判斷和果嶺看線都無可挑剔,還會活躍氣氛,一路歡聲笑語。現在球會改了一個更洋氣的名字,球童品質卻逐年下滑,衣服也換成了難看的黃色運動服,盯不住球,看不準線,眼看著一步步墮落。總體來看,南方的球童培訓還算規范,去一些北方的球場球童你都懶得評價。
球童小費持續無法上漲,球會也努力過。先是大部分球會都改成雙包,可是還有球友付100塊錢小費,理由也很充分,本來應該享受一對一的服務,服務質量下降,現在一對二我為什么要多付錢?
經歷了這幾年大家勉強接受了單包200,現在又有球會要漲價,球友們有些就很不痛快。
來打球的都是老板,怎么會對100塊錢這么斤斤計較?這是很多高爾夫行業的一個錯誤認知,不說會籍了,打球買桿都是成千上萬,每場球賭球成千上萬,怎么充18塊錢視頻會員扣扣索索,幾百塊錢買堂課墨墨跡跡?
第一,來打球的并不都是老板,很多小白領最近紛紛加入了這個陣營;第二,老板之所以成為老板,就是他們斤斤計較,花的少賺的多。他們認為值得的,多少都在所不惜;他們認為不值的,一毛不拔。
還有一個就是球童本身問題,球會經營難以為繼,現在球童無論是選拔還是培訓完全跟不上,球童再不機靈點兒,服務質量和客人滿意度就可想而知。
可能是文化的差異,感覺韓國和日本的球童都能長期保持比較高的水準,他們那里大部分小費都包含在打球費用里。即使收入已經鎖定(記得應該是在100美金左右),那邊的大姐、小妹妹們場上都會保持飽滿的熱情,訓練有素,以一對四有條不紊。
有一次在韓國打球,球童小妹妹(其實已經當媽媽了)神秘地告訴我一個心得,如何判斷球場上一男一女一起打球的關系。如果這個男人對球童頤指氣使聲色俱厲,這個女的就是他太太;如果這個男人對球童關懷備至和顏悅色,這個女的就是他女朋友或者戀愛對象。如果跟女友打球,有些韓國男人還會額外給一些小費。但是我沒見那邊的朋友給過。
即便是服務不那么專業的泰國和印尼,那里的球童大部分也都是熱情活潑。泰國打球也就100泰銖小費,現在也漲到五六百了,只是那邊的女孩子們太好玩了,英語基本很差,僅限于shot、monkey(泰國打球monkey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birdie kiss、too much power(推桿時)之類的,但是一個個歡天喜地的,讓人不自覺地跟著她們一起嗨起來。
當然了,國內還是能碰到很多不錯的球童的,尤其是一些頂級球會老牌球會,那里的球童不卑不亢,張弛有度,如果再長得漂亮一些,收入還是很可觀的,畢竟很多球友打球還是攜帶大量現抄,他們認可服務,小費還是小意思啦。
相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