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綜合體育
- >綜合體育戰(zhàn)報
- >頭條
- >三十歲的女人被稱為元老 趙惠連奪得大舟杯冠軍
三十歲的女人被稱為元老 趙惠連奪得大舟杯冠軍
作者:新浪體育綜合文章來源:足球直播吧發(fā)布日期:2020-04-13 07:02:07
據(jù)圍棋之秘公眾號報道
只要一個體育項目有過黃金時代,就算那一批運動員年華老去,也會專門為他們舉辦懷舊式的比賽,這就是流行于足球、網(wǎng)球、高爾夫等項目的元老賽。
圍棋在其中稍有不同,因為棋手競技壽命長,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年長者占上風,所以元老賽這一形式在圍棋界誕生的很晚。像橋本宇太郎、坂田榮男、藤澤秀行這些六七十歲還能拿冠軍的傳奇大豪們,終其一生也沒人為他們辦限定年齡的元老賽。說不定在這些驕傲的大前輩心中,不能在同等條件下和后輩競爭,反而是對他們的歧視吧。
元老賽的產(chǎn)生,是在將圍棋當作體育項目的中國。20世紀90年代初,多地創(chuàng)辦由陳祖德、王汝南、華以剛、羅建文參加的“四元老賽”,90年代中后期聶衛(wèi)平加入,其實當時他們也都不到五十歲。此后中國元老賽此起彼伏,新世紀以來頻頻邀請日韓棋手,蔚為大觀,但具有人數(shù)少、偶發(fā)性的特點。中國到底地大物博,一個地方只辦一次,積累下來也足夠頻繁了。
具有中國特色的圍棋元老賽,首創(chuàng)地竟是“圍棋欠發(fā)達地區(qū)”甘肅蘭州。
21世紀初,韓國開始為老棋手辦賽。特別是實行取消對局費的獎金制之后,元老們的待遇失去保障,為了平衡,韓國棋院創(chuàng)辦了名目繁多的元老賽。例如2014年這一年,就進行了元老國手戰(zhàn)、元老 王位戰(zhàn)、元老棋王戰(zhàn)、元老國棋戰(zhàn)、元老棋圣戰(zhàn)、元老 王中王戰(zhàn)六個元老賽,2016年起更組織起規(guī)模盛大的元老聯(lián)賽。在韓國各類杯賽萎靡不振的當下,老棋手的對局反而比普通年輕棋手多很多。
日本元老賽產(chǎn)生最晚,直到2011年,才出現(xiàn)只為獲得過七大頭銜戰(zhàn)冠軍的棋手而設的大師杯,又在2019年因為依田紀基事件停辦。所以在現(xiàn)在這個時點下,明星元老棋手最多的日本圍棋界反而沒有一個元老賽。
2011年日本第1屆大師杯開幕式的盛況,誰成想八年后這項比賽竟落得個慘淡收場的結局。
既然賽名是“元老”,自然要為“元老”做出一個年齡界限。三國一般都限定在50歲以上,個別下調至45歲。但本文要介紹的這個比賽,也是目前韓國唯一的元老個人賽,卻有著破天荒的舉動。
韓國大舟杯元老賽創(chuàng)辦于2010年,贊助商是一家船舶器材公司TM Marine,總經(jīng)理金大旭是一位極度癡迷圍棋的愛好者,一有閑暇就開始打譜。老一代韓國棋手的棋譜激勵了他度過年輕時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歲月,在開幕式的公開發(fā)言中說:“我要努力工作,掙更多的錢來擴大比賽規(guī)模”。
首屆冠軍曹薰鉉為金大旭贈送簽名棋盤。
大舟杯參賽年齡為50歲以上,本賽十六人,首屆促成了曹薰鉉徐奉洙的番棋對決,結果是徐奉洙再次被零封飲恨。第2屆起,冠軍獎金由700萬韓元增至1000萬,決賽改為一局決勝,這成就了“盤上孫悟空”徐能旭的“老來俏”,此前一個冠軍都沒拿過的他第2、3屆決賽兩次大逆轉曹薰鉉、徐奉洙,留下了“從此死而無憾”的感言。
擅長“秒下”的徐能旭年輕時代屢屢受挫于曹、徐,可到了晚年,各大比賽都改成他最擅長的快棋,終于登上了人生之巔。
然而,到了2013年開賽的第4屆,大舟杯的畫風發(fā)生了巨變。參賽人數(shù)由前三年的60人上下猛增至74人,多出的16人都是女棋手。原因在于男棋手50歲以上的資格不變,但從這一屆起新增了“女棋手達到30歲即可參賽”的規(guī)定。三十歲的女棋手就是元老,這是圍棋界史無前例的創(chuàng)造。一代女王樸志恩時年剛滿30歲,花樣年華竟然成了元老行列的一員。
可能是登上新的賽場有些緊張,年輕的“女元老”在第4屆大舟杯中被大自己二十歲以上的叔叔伯伯們殺得落花流水。進入本賽的女棋手只剩下三人,樸志恩首輪不敵金東勉,李英信、玄味真擊敗金俊永、金宗俊后負于強大的曹薰鉉、徐奉洙,而曹薰鉉半決賽復仇徐能旭,決賽戰(zhàn)勝剛滿50歲的崔圭丙,二度奪魁。
崔圭丙(右)第4屆屈居亞軍,第6屆成功奪冠。在大舟杯中,比起兩負徐能旭,兩負趙惠連的徐奉洙要幸運許多了。
不知何故,大舟杯在舉辦了四年之后,突然從圍棋界消失。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在消失了四年之后,大舟杯又回來了。2018年1月,第5屆大舟杯宣布開賽,比賽規(guī)模一如往年,仍由50歲以上的男棋手和30歲以上的女棋手參賽,心懷鄉(xiāng)愁一甲子的大宗師趙治勛持外卡特別出戰(zhàn)。最大的變化是,比賽的播出平臺由前四屆的韓國圍棋電視臺改為K圍棋頻道,這似乎暗示著大舟杯的去來與當時執(zhí)掌韓國棋院的“中央日報系”的作為有所關聯(lián)。
時光流逝,老棋手逐年變老,符合條件的女棋手卻越來越多。本賽首輪的五場性別大戰(zhàn)女棋手贏下四盤,樸志恩、趙惠連、李玟真、金恩善依次擊敗鄭大相、車修權、梁宰豪、金鐘秀,僅有金惠敏不敵趙治勛。八強賽樸志恩、李玟真被趙治勛、徐能旭擊倒,金恩善也半目不敵徐奉洙,但趙惠連連勝金日煥、徐奉洙進入決賽。此次比賽是趙治勛榮歸故里之戰(zhàn),在韓國棋界時隔十四年的異性爭冠(上一回是2004年麥馨杯決賽芮乃偉勝劉昌赫)中,趙治勛力克趙惠連,捍衛(wèi)了日本二十五世本因坊的榮耀。
異國征戰(zhàn)一生的趙治勛在祖國奪冠路上四盤棋三盤贏的都是女棋手,僅有半決賽淘汰徐能旭,堪稱一段趣話。
2019年第6屆大舟杯如期而來,可能是關注度一再增高,也可能是贊助商的經(jīng)營業(yè)績持續(xù)向好,總預算增至9000萬韓元,幾乎是首屆的一倍,冠軍獎金增至1500萬,比之第1屆已經(jīng)翻番有余了。趙治勛沒能蟬聯(lián)外卡,也就無緣再戰(zhàn),但異性決賽的傳統(tǒng)延續(xù)了下來。這一屆女棋手表現(xiàn)更好,趙惠連與金惠敏攜手進入四強,構成了半壁江山。趙惠連半決賽再勝徐奉洙,可惜決賽又為人作嫁衣裳,第二次打入決賽的崔圭丙終于一償宿愿。
2019年,韓國圍棋界metoo事件受害者戴安娜也參加了大舟杯預選賽。
2020年1月,第7屆大舟杯繼續(xù)奏響進行曲,像生于1990年的李映周這樣的“90后”都有資格參加這項元老賽了。十年前與金大旭在酒吧里聊天促成這項比賽的著名圍棋解說員盧永夏(地位約等于中國的王元)第二次獲得本賽外卡,在大舟杯歷史上,享受兩次外卡待遇的也只有盧永夏和“圍棋皇帝”曹薰鉉。七十高齡的盧永夏為了表達感激之心,本賽首輪大戰(zhàn)剛滿50歲的金榮桓拼盡全力下出一盤好棋,可惜在勝率高達97%時一步下錯,瞬間崩盤。
盧永夏(右)在2018年公開站出來反對“中央日報系”,同時辭去韓國棋院理事和元老棋士會會長之職,展現(xiàn)出元老棋手的骨鯁之氣。
本屆女棋手仍然保持著八強占四,四強據(jù)二的強勢,以上屆亞軍直接進入本賽的趙惠連連勝劉炳虎、金日煥、劉昌赫,決賽半目險勝金榮桓,以四勝男棋手的堂堂之姿奪冠,“三顧大舟”終于登船。同時,也創(chuàng)下了不到35歲即奪得元老賽冠軍的“最低齡紀錄”。
第7屆大舟杯本賽進行時已是新冠疫情肆虐,樸志恩(右)與金惠敏(左)兩位80后女棋手在元老賽中相遇,只能“口罩對決”。首輪擊敗大前輩金秀壯的樸志恩此番戰(zhàn)勝金惠敏,創(chuàng)下個人最好成績,但半決賽因大錯覺速敗給金榮桓。
大舟杯是最能體現(xiàn)十年間韓國前輩棋手宦海浮沉的比賽,曹薰鉉四次參賽兩奪冠軍后,2016年當選韓國國會議員,此后再未踏足賽場。劉昌赫早期未滿參賽年齡,五十歲時因擔任韓國棋院事務總長不能比賽,卸任后又持續(xù)不振,先后輸給崔圭丙、趙惠連,始終與冠軍無緣。樸志恩2019年沒有出現(xiàn)在參賽名單里,乃是因為曾任女子棋士會會長的她困于metoo事件的爭吵和處理,選擇了為期一年的休職。梁宰豪2020年2月3日第二次出任韓國棋院事務總長,2月21日第7屆大舟杯首輪對前任總長劉昌赫的比賽就成了他短期內的最后一戰(zhàn)。
而韓國是女權高漲的社會,韓國女棋手成績出眾,捍衛(wèi)自身權益的意識也為世界之最。2018年韓國棋院高層大動蕩,“中央日報系”遭抗議彈劾,黯然下臺的一條重要罪狀,就是身為副總裁的宋弼浩對女棋手說話不用敬語(類似“這個小丫頭”而非“某某老師”),女子棋士會也一直站在高舉“反旗”的風口浪尖。在這樣的氣氛下,大舟杯成了韓國棋界另類中的另類。女棋手到了三十歲就被稱一聲“老”,不僅僅是女權主義者,即便平權人士也難以認同吧。
韓國女子圍棋發(fā)展較晚,僅在20世紀70年代定段兩人,其中尹希律早早退役,只有趙英淑(右)一直堅持活躍在棋壇。在她之后,下一批定段的女棋手要等到90年代了。也就是說。如果大舟杯不改革參賽年齡的話,能夠參加這一比賽的女棋手一直都只有趙英淑一人。
只能說,“形勢比人強”。在比賽稀少的時代里,能夠多一次參賽機會,或許比什么都重要。
相關搜索
- 百度搜索:三十歲的女人被稱為元老 趙惠連奪得大舟杯冠軍
- 360搜索:三十歲的女人被稱為元老 趙惠連奪得大舟杯冠軍
- 搜狗搜索:三十歲的女人被稱為元老 趙惠連奪得大舟杯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