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以剛《棋賽緣》11:圍棋賽獎金當年非常驚人
作者:新浪體育綜合文章來源:足球直播吧發布日期:2020-01-25 22:11:33
在日本主持慶典
國際圍棋元年
富士通杯的主辦方是日本棋院、關西棋院和日本讀賣新聞,由富士通公司獨家贊助。其冠軍獎金高達 1500 萬日元,當時的匯率約為 1 萬日元比 800元人民幣。與日本的棋院、報社、企業合力辦賽這種主流模式相比,應氏杯顯得比較獨特,它實際上由應昌期圍棋教育基金會包辦。而這個基金會,就是由應昌期個人獨資捐助于 1983 年 8 月 26 日成立的。吳清源先生強調應氏杯是歷史上第一個由個人主辦的世界大賽言之有理。應氏杯冠軍獎金高達 40萬美元。當時的匯率約為 1 美元比 8.23 元人民幣。由于應氏杯每四年舉行一屆,與奧林匹克運動會同年舉行,所以就有“圍棋界的奧運會”之稱,應昌期成為黑白世界的諾貝爾。相比之下,1987 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冠軍獎金為 25 萬美元,已經是當時體育界翹楚了。
這兩個世界大賽極大地提升了圍棋項目的行情,或者換個直白說法,提升了圍棋手的社會地位。當時國家體委剛巧出臺了一個“國際大獎賽獎勵辦法”,其中最醒目的一條是,參加國際大獎賽,運動員實際所得,以 1 萬美元“封頂”。由于這與兩大賽矛盾太大,筆者時任國家圍棋隊領隊,義不容辭地向上級提請交涉。制定文件的財務干部的解釋是:這些年體委對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的正式獎勵是 8 萬元人民幣,以此為參照規定了大獎賽的封頂數額,沒有想到撞上了圍棋世界大賽。財務干部反過來向我訴苦:剛發的文件就開口子,怎么也不合適吧?我表示某種程度上的理解,但是我的后退也有限度。具體的交涉過程繁瑣而冗長,姑且割愛。高額獎金在體委內部造成了巨大的正面效應,不容置疑。
富士通杯的用時是每方 3 小時,保留 10 次一分鐘的讀秒。這是兼顧賽事規格、棋手用時需要和記者交稿時段的穩妥措施。在這個制度下,比賽 10 點開始,含午餐午休 1 小時,一般不會多于 9 個小時,也就是下午 7 點鐘基本結束比賽,不太會影響晚餐和日報記者的交稿。如果像當初中日友誼賽那樣每方 4 小時,拖到晚上 9 點鐘,不僅所有相關人員人困馬乏,而且直接影響記者的交稿。日報的截稿時間通常為晚上 9:00—10:00。記者在此之前交稿,可以根據棋局的精彩程度和輸贏自由地決定稿件的寫法和字數。超時未交又必須明天登報的,總編就只能留出空白頁面,等待記者交稿,行話叫作“開天窗”。這對于編輯和記者都很尷尬。重要的國際比賽,當然要極力避免。
應氏杯第一屆時限為 3 小時 30 分鐘,保留 5 次 1 分鐘讀秒,并未標新立異。但從第二屆開始,時限為 3 小時 30 分鐘,用完后不采用讀秒,而是采用了計點制規則中的“延時罰點”。每延時 35 分鐘,計算勝負時須額外貼出 2點。延時罰點也有限制,每人每局至多延時 3 次,不能無休止申請延時。延時罰點是應氏計點制規則的獨一無二的發明,其邏輯為:下棋慢,用時間多的,那就請用目數來換(買)。這是不是受了“時間就是金錢”這一名言的啟發?
為順應棋局加快的世界潮流,這個用時規定到 2016 年第八屆時,縮短為基本用時 3 小時,延時不超過 2 次,每次 20 分鐘。
《棋賽緣》華以剛編著,杭州出版社2019年9月,中國棋院杭州分院棋文化全書·圍棋全書·圍棋叢書。原書印刷數量有限,購買請搜索淘寶網店“杭州棋文化 杭幫菜研究”。
相關搜索
- 百度搜索:華以剛《棋賽緣》11:圍棋賽獎金當年非常驚人
- 360搜索:華以剛《棋賽緣》11:圍棋賽獎金當年非常驚人
- 搜狗搜索:華以剛《棋賽緣》11:圍棋賽獎金當年非常驚人